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充分说明家风不仅关乎一身进退、一家荣辱,更关乎干部队伍建设乃至全党建设。
胸怀家国情怀,立稳家庭之“根”。“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生逢伟大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立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标准。毛泽东年少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周恩来年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提起这些典故,每个读过书的孩子可能都信手拈来,从他们身上,也充分显示了家风的渊源痕迹。毛泽东、周恩来……他们都于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中,年少胸怀国家,立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应从历史长河中感悟“精神华光”,将国家与人民根植于自身信仰,胸怀“家国情怀”,坚定信仰、笃行不怠,修好坚定理想信念这个终身课题,心怀“国之大者”,在“知信行”中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对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为家庭成员和子女当好表率,把自己的“小家”建设得和谐美满,让家庭成员都有家国情怀、仁爱之心。
继承优良传统,掌好家教之“舵”。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能被尊称为“亚圣公”,与孟母不惜三次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的苦心培育是分不开的。千百年来,岳飞的英雄事迹,民间广为流传,岳母刺字勉励儿子精忠报国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成为千古佳话,岳飞为国尽忠、以忠为孝与岳母的教诲密不可分。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中国传统家训精深宏富,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广大党员干部是身兼家长和“干部”双重身份者,更要强化榜样作用,汲取优良家风、旧训中的精华,并将其融入家风建设中,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家、齐家落到实处,让古人旧训、爱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涵养清廉家风,筑牢家风之“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守住清廉,才能守得住做人的根本。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时刻铭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以经济上清廉、政治上清正、作风上清白的实际行动,努力做勤政为公的好党员、好干部。观“三苏家风”,前有苏母教育子女不取外财,不贪他人之物,后有苏轼教导后辈“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形成古往今来一段佳话。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警惕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弹”和“围猎手段”,时刻净化自己的“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以自身行动涵养清廉家风。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厚培良好家风,既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新时代所需。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咐,以良好家风涵养初心使命。
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
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