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民为本、慎用权 群众纪律应“心”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4-10-09 19:04:54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系统管理员 阅读次数:3645 [ 字体: ]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处理党群关系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克服脱离群众危险的重要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为民”,将学习作为“强化剂”,夯实“公仆心”“敬畏心”“廉洁心”,以身作则,以严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纪律,切实做到自省、自警、自励。

秉持“不留思想一处漏洞”的初心,筑牢“公仆心”。学纪是知纪的基础,明纪是守纪的前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号召,仔细研究新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照内容找差异、联系实际悟原理,特别是认真学习群众纪律,逐字逐句学,逐章逐条悟,先自己思考哪些属于群众纪律,再对照《条例》找出自己思想中缺失的“拼图”,加深印象、保持警醒,将思想网络织紧、织密,不留漏洞。“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广大党员干部要将《条例》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让群众纪律这颗“种子”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等工作中“落地生根”,在八小时内外都要坚定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态度敷衍、优亲厚友、弄虚作假,扎实有效做好群工工作,以炙热的“公仆心”将党中央惠民富民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不触底线一根毫毛”的定心,常怀“敬畏心”。尽管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仍有部分党员干部顶风违纪,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成为警醒学习的反面教材。“他们不是不知道纪律规矩,而是根本没有敬畏之心。”这样一句话点明了要害所在。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知纪于心、守纪于行,杜绝“从条例中来到条例中去”,增强纪律意识、底线意识,知敬畏、守底线,以“敬畏”为起点,抓好以案促学、以训助学,常敲群众纪律这个“木鱼”,常念群众纪律这个“紧箍咒”,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的习惯,防微杜渐,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时刻保持对“高压红线”的警醒,筑牢思想防线,做到慎言、慎行、慎为,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对违法违纪行为坚决“零容忍”,扎扎实实做到“不逾矩”,以实际行动为百姓办实实在在的好事。

恪守“不拿群众一根针线”的决心,淬炼“廉洁心”。我们党成立伊始就突出纪律的重要性、突出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党员干部要增强自律意识,守纪律讲规矩,做到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领悟其中的精神,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常扫思想“灰尘”,常做党性“体检”,谨防思想“变质”和行为“越轨”,做到“四不为”:不为人情所缚,不为关系所扰,不为压力所惧,不为私利所惑。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中不断增进群众感情,坚守廉洁自律底线,认真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同时,必须自觉把培育传承良好家风作为锤炼党性、严守纪律的基本要求,真正做到树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建好家庭,做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干部。(孙村镇 徐文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程序